是蓝海,只是95%的游戏行业从业者抓不到的蓝海 自己是男性连男性向的游戏都做不好,去做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市场 没接触过的玩家想法 没有任何实际制作数据经验支撑的 的女性向市场就能做好?从业者自己心里难道没点B数么?
刚刚上架的女性向二次元游戏《恋与制作人》在最近可是非常火热,不少原先不玩手游的女性用户都纷纷入坑,作为一款女性向游戏甚至冲入iOS畅销榜第四位。这款作品的火爆让我们不禁去想,为什么女性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玩家群体,为什么在这几年才开始被挖掘呢?让我们从日本女性宅市场的历史,分析一下国内女性向游戏的未来吧。《恋与制作人》的开发方是苏州叠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。在《恋与制作人》之前,该公司的《奇迹暖暖》
在“传统”的观念里,女性的互联网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商购物,而男性则会在电子游戏上花费更多的金钱,但近期多款手游的表现却似乎颠覆了这类想法。与传统的看法相比,事实已表现出令人吃惊的一面:即使在电子游戏领域,女性也表现出更强的消费欲望。 手游时代女性玩家的力量正浮出水面 在PC端游戏占据大部市场份额的时代,从20世纪90年代“拳皇”、“超级玛丽”等街机,到2010年前“传奇”、“魔兽争霸”、“星
凭借对国内“剩女”经济机会窗口的识别,以及对乙女向游戏的把握,《恋与制作人》一上线就受到非常多关注。玩家的关注给这款游戏带来了热度,同时也带来了压力。毫无疑问,《恋与制作人》是今年新年一款现象级游戏。同时,这款游戏也具备成为国民IP的“潜质”。然而在成为国民IP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拦路虎。从目前网络上玩家的热议来看,主要槽点在于游戏付费机制的设计。笔者认为大多数女性玩家对于网络游戏中的虚拟消费行为还在
数据来源:Talkingdata(http://news.yzz.cn/eyes/text-m/201708-1183127.shtml )数据来源:极光大数据iAPP监测平台,取数周期:2017.12.15-2018.01.07该统计结果仅含独立应用端数据,不含其它平台导入数据。数据来源:极光大数据取数周期:2017.07极光大数据:2017年4月垂直漫画app报告
最近“区块链”这个概念有多火?游戏行业和区块链又有什么关系?风口上的区块链,对于游戏行业,到底是猪还是老鹰?假如身为一个互联网行业从业者,对区块链不是略知一二的话,可能马上就会被同行嘲讽OUT了。知名投资人,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近日在由真格基金所投资公司CEO组成的微信群中表态,“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。这是一场顺之者昌,逆之者亡的伟大技术革命。它对传统的颠覆,将会比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来得更加迅猛、彻
目录前言1、首因效应&第一印象理论2、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3、斯金纳箱原理4、审美疲劳理论5、情绪心理理论6、纳什均衡理论7、零和博弈理论8、多巴胺&精神分析学与游戏成瘾机制9、边际效应10、霍布森选择效应11、沉浸感理论12、狄德罗配套效应13、门槛效应14、棘轮效应15、齐氏效应16、目标效应17、超限效应18、鲶鱼效应19、思维定势效应20、阿伦森效应21、暗示效应22、贝勃定
上午刚在峡谷和白起拼个你死我活,晚上还要和白起私密谈恋爱。作为妹子,你逃过了《王者荣耀》的血雨腥风,终究还是没逃过《恋与制作人》里的美男温柔乡。《恋与制作人》的兴起,让游戏从业者开始重视恋爱养成游戏,开始重视女性用户。白起对你说:“我不会让你陷入危险,只要你在风里,我就能感知到。”又是李泽言对你耳语:“不管过去还是未来,我要你的时间只为我停止。”整天面对苏软的二次元美男花式撩你,你开不开心?乙女(
乙女和腐女是什么?这么不展开说,简单说就是女性萌的点不一样,乙女萌男女恋爱,腐女萌男男恋爱。《恋与制作人》不是第一款引发乙女玩家与腐女玩家争论的游戏,甚至也不是争论得最激烈的一款。他们争论的内容,也与之前乃至之后的任何一次没有太大的区别:乙女游戏的玩家们把这款“由一位女主角与4位男主角谈恋爱”的游戏视为自己守护的净土,每一个想要加入的人都要遵守“规矩”——不许发表腐向言论。游戏的运营方也态度坚定地
先抛结论,乙女剧情 = 立绘 + 声优配音+剧情。下面分别说下这三块,《恋与》是如何做到超出竞品的。a) 立绘:立绘本身品质在二次元游戏中不算高,但胜在卡牌情节性强于展示性。比起《梦100》等传统卡游单纯展现人物立绘,恋与更有场面感和剧情性。比如雨中撸猫、病痛吃药等。让玩家为了人物的某些情节
关上吧,因为你根本不想,你只想着抄一个。“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世界原来很小,小到在这座四通八达、五脏俱全的城市里,留给我的只有简陋的公寓、工业化风的办公楼,还有连接它们的长长的坡道。我不配拥有这么认真努力的青蛙。自去年年底“佛系”的概念走红后,最近,这款名为《旅行青蛙》的佛系游戏又刷爆朋友圈。在游戏中,只有庭院和房子两个场景,玩家除了收割三叶草、为青蛙准备便当外,几乎不需要花费任何时间和金钱,与青蛙
该文是我在知乎上的一些答案的汇总,主要牵涉到独立游戏方面。由于好几个答案都是关于独立游戏话题下的回答,答案又多较为简短,所以决定整合成一篇专门关于独立游戏方面的文章(部分回答在原回答基础上有删改)。以下是正文。一、建立一个单机游戏制作室需要多少钱?我之前参与过一款PC单机独立游戏的开发,呆在一个5-6人的工作室,是二线城市(南京),整个工作室差不多要一年40万左右的开支。最主要开支是以下几个方面:
《少年三国志》三年总流水41亿,是何等风光!但数值卡牌网游距离自己风光无限的日子,已经过去三年了。在2015年,相继诞生《少年三国志》(以下简称少三)和《拳皇98终极之战OL》两个爆款卡牌之后,便再无一款卡牌游戏能够挑战他们的位置。现在,数值卡牌已经到了必须革命的时候,你觉得该如何革命呢?而如果以三年为期,率先完成自己三周年的庆典《少年三国志》则创下了一个在卡牌品类前无古人的记录:三年月均流水过亿
《旅行青蛙》风靡朋友圈,一堆人都在喊蛙儿子,儿子没出去旅游,担心;儿子出去了没回来,担心;儿子寄了明信片,嫌太常见;儿子不寄土特产,想卸载……1“这只正在家里削木头的小青蛙,可是我可爱的儿子呐。”时临是一位90后的妹子,她玩《旅行青蛙》已经过了一周多的时间了。她说,她和她周围的朋友都很确信,这只在游戏中爱出门的小青蛙是一位男孩子,而属于她的那只小青蛙名叫“阿沅”。时临说,在玩《旅行青蛙》的时候,她
最近的朋友圈基本上只有两个内容,要么养纸片男人,要么等青蛙儿子回家,《恋与制作人》以及《旅行青蛙》的走红,似乎给获量困难的手游行业一个新的指引,但在爆红手游的背后,我看到的只是一副给当下空巢青年的安慰剂罢了。 一、游戏类型的立意(1)令无数女子尽折腰的四个纸片男人——《恋与制作人》从电子游戏诞生开始,似乎就被大众默认为男性的专属,所以绝大多数厂商选择做符合男性审美与心理的产品,主打男性高
作者:icey| 导语 近来《恋与制作人》(后面简称恋)火爆朋友圈,作为暖粉,从二代《暖暖环游世界》到《奇迹暖暖》(后面简称暖暖),再到恋,很高兴看到女性向这个品类游戏能有这么好的成绩(虽然我是从某次《奇迹暖暖》更新开启画面才知道“叠纸”这家公司),恋的火爆或许是二次元爆发的前兆,离不开口碑传播及乙女们朋友圈的互相安利,本篇从游戏内的设计点出发,分析下这款产品的游戏性。不得不说,叠纸的这
寒假到来,如何防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,成为不少家长关心的问题。某咨询机构数据预测:2018年网络游戏市场规模或将突破2345亿元,手游市场占比预期攀升。游戏的魔力究竟有多大?风光数字的背后存在哪些隐忧?如何构建健康合理的游戏环境?记者进行了调查。孩子为何爱玩游戏“不玩游戏脱离时代,在学校难交朋友”“孩子放寒假了,一个人在家总玩手游;我只好带他来单位,让他坐我办公桌对面。”在北京某单位上班的陈先生无奈
去年底,火了两款游戏。一个叫《恋与制作人》,某款玛丽苏恋爱手游。另一个叫《贪玩蓝月》,被称作氪金加强版的《传奇》,走的是怀旧风。两个游戏看似毫无干联之处。因前者是女性向手游,后者是传奇类页游,受众、内容、玩法皆不同。其实,两者内核是一样的。无论是养男人,还是爆装备,其核心逻辑都是充钱、装备、充钱加强装备。《恋与制作人》——只要有钱,男人会有的,宠溺也会有的。《贪玩蓝月》——只要有钱,就可以爆麻痹戒
广告中沉溺于虚拟情感、争风吃醋、虚荣比拼的女性形象,无视女性群体在当下的真实状态。近日,专为女性用户打造的恋爱休闲游戏《恋与制作人》,春节期间推出了一组真人广告,以“陪伴”为主题,描绘了三个场景:几个女玩家在公车上为游戏角色“争风吃醋”;攀比游戏角色送给她们的“礼物”;在母亲“逼婚”时,把游戏角色当成真实男友介绍给妈妈。近日,专为女性用户打造的恋爱休闲游戏《恋与制作人》,春节期间推出了一组真人广告
今天是大年初八,春节黄金周临近尾声,学生党和上班族也都将结束短暂的假期,最后的休(you)闲(xi)时光大家且行且珍惜。 而在游戏行业,随着假期进入尾声,各家游戏春节营销的成绩单也都差不多浮出水面。春节是游戏厂商抢占用户时间的主要时机,在这一时间节点,游戏厂商都会趁着这次机会推出新年福利活动,一方面吸引“有钱又有时间”的新用户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活跃游戏氛围巩固老用户。这几年,游戏厂商的营
标签暂无描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