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嘉宾 贺杰: 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,创立虚拟现实输入交互设备知名品牌XIMMERSE,一个对虚拟现实怀着绝对兴趣的男人,2007年开始便一直致力于对虚拟现实的研究,2014年成立自己的公司,同时参与创办了中国最大的虚拟现实社区——VRPlay。 VR行业发展现状 现在VR的发展,对于国外的情况,想必大家一定至少知道一个Facebook,可能许多人知道甚至是开始关注VR,就是源自于14年Facebook用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,在一定程度上,也确实是这一个事件拉开了世界各巨头在VR领域
DIY虚拟现实设备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记得Oculus Rift只是一副滑雪护目镜的时候,上面缠着胶带,悬挂了各种电线在各论坛上展示。它曾经是一个非常具有DIY风格的项目,在早期阶段是可以自由地、公开地被复制的。在进行了大量改进之后,通常是因为注入了同样大规模的资金之后,人们很容易忘掉虚拟现实DIY的一面。 别搞错,DIY在虚拟现实中仍然存在得很好。首先,容许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会告诉你这一点。我是Make Magazine的高级编辑Caleb Kraft,Maker Faire DIY是我的生活
交互是VR关键 不久前,HTC VIVE 终于宣布有条件开放lighthouse定位追踪技术方案,尽管官方再三解释不是“开源“而是”开放“,但仍旧让很多期盼已久的伙伴有了盼头。2016年的VR市场,仍处于技术上层层推进的阶段,除了lighthouse的追踪技术方案外,不同空间定位技术方案的逐渐成熟,让普通用户离“沉浸感”这条”金线“更近了一步,物美价廉效果好,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,而这里面核心指标还是看追踪技术。 沉浸感,简单说就是得“入戏”。如何实现?位置追踪及交互是门槛。先来看位置追踪,我们经常
不久的将来,会掀起一股VR外设的浪潮,而VR 触觉手套,在时下正面临着众多挑战的VR输入设备中,是一个既小巧又(相对)经济实惠的方案。目前,装备在厉动(Leap Motion)和微软Kinect上的红外纵深摄影机,已经可以很好地追踪人体骨骼的运动,可以让使用者进入一个从未体验过的虚拟空间。我们不禁要问自己:如果可以感受到这个虚拟空间里面的东西,会是什么感觉?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两款具有触觉反馈的手套。GloveOne 手套这款Gloveone手套,每只手套上都有十个微型振动元件,能让使用者感觉好像触摸到了虚
2017年CES上,诺亦腾联合HTC发布了一款全无线、全指捕捉的黑科技VR手套——Hi5,这是诺亦腾从B端走向C端的第一步。2016年,对于诺亦腾这家技术型初创公司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,这一年他们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尝试,从小空间到大空间定位,从4人到100人体验;同时,这一年也推了很多新品,从Project Alice到现在的Hi5,业务从B端正式走向C端。2016年,对于诺亦腾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,在变现对于VR初创公司来说甚至还只是奢望的市场背景下,他们却创下了几千万营收。大胆的一年:从4人到100人的
文/VR次元 孙实就在昨天,扎克伯格造访了Oculus研究中心。在这里,小扎尝试了公司最新的VR技术,其中一款VR手套成了他的最爱。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写道:“我们正在开发新的技术,希望将人手也能放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中。戴上这双手套,你 可以画画,在虚拟键盘上打字,甚至像蜘蛛侠那样从手中吐出丝。我在照片中就是这种干的。”从扎克伯格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,这是一款白色的手套,设计风格有些简约,应该是通过无线技术与Oculus相连。手套是一种VR输入设备,从功能上看主要两点:一是增加触感,让用户在虚拟的世
在VR游戏等体验场景中,最让玩家吐槽是虽然可以看到物体,也能拿起使用物体,但也出现过在体验中出现手穿过虚拟刚体但并不能感受到刚体碰撞,因此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体验上的沉浸感,为此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了几种暂时解决不能感受到刚体碰撞的办法,一起来看看吧。触觉模拟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,CMU的Maglev,99年的项目CyberGlove双臂力反馈这些项目的特点都是结构复杂,造价不菲。这也说明模拟触觉是一个很难的问题,因为现实物体太复杂了,难以还原出高拟真度的虚拟物体。随着近年VR爆红,触觉模拟再次成为研究热点,但
标签暂无描述